線上“研學薈”
第五堂研究生“線上點名” 主題教育示范課順利舉辦
為進一步加強疫情期間線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,4月30日晚,由研究生院(黨委研工部)主辦、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五堂研究生“線上點名”主題教育示范課順利開講。華中師范大學副校長任友洲,研究生院(黨委工作部)、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、各培養單位研究生思政工作負責人和研究生輔導員參與線上“研學薈”觀摩研討。
該堂課以“憂患教育”為主題,由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研究生輔導員秦曰涵老師主講,旨在提升中心學子的憂患意識,強化青年使命擔當。整堂課教學形式豐富多樣,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。
在“憂患何在”部分,主講人回顧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發展過程和新聞報道,并表示盡管很多地區已經復工復產,武漢等城市也逐漸恢復往日的活力,但世界范圍內防疫戰爭還未停止,國際上污名化中國的風向仍需警惕。同時,主講人通過提問互動的形式,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家國情懷以及憂患意識的內涵。

在“憂患何解”部分。主講人通過引入的汪雁飛和劉潔兩名校友的抗疫故事,展示了青年人在疫情面前的使命擔當。汪雁飛受邀來到線上課堂,向同學們分享了她在雷神山工作的經歷與感受,她深情的講述極大感染了在場師生,大家紛紛發送“學姐好樣的!”“為華師學子點贊!”等文字,表達對汪雁飛的贊揚與欽佩。主講人勉勵同學們,雖然大家并非醫護工作者,也不能親上一線,但“誠與國分形同氣,憂患共之者也”,也可以力所能及地發揮自己的力量。

在“憂思何往”部分,主講人從理想信念、知識學習、品德修養三個方面為切入點,引導學生要居安思危,用實際行動彰顯使命擔當。中心博士后郝挺雷通過對《新冠肺炎疫情對湖北文化企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》這一調查報告的講解,鼓勵同學們要積極分析疫情中文化產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,借助參與項目和撰寫論文獻言獻策,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,以此來幫助文化產業早日走出疫情陰影,邁向新的發展目標。
最后,任友洲副校長發表講話。對課堂的內容和形式給予了肯定,并指出,所謂“憂患”,也是一種“愛與責任”,是對國家、民族、家庭的愛與責任。他希望同學們要熱愛生命、堅定信念、努力思考,樹立憂患意識、強化使命擔當,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此次活動在同學們中反響熱烈,同學們積極互動和參與。李丹丹同學表示,我們要學習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的精神,相信我們國家一定會走出疫情的困境。彭昱劍同學表示,陰霾總會消散,著眼當前的同時,我們也要展望未來,更好地和未來相擁。

